分卷阅读183(2 / 2)
鬼使神差地,她点开了那条新闻,里面有一张现场照片——湛蓝色的天幕上一颗颗苏尔坦的卫星制导炸弹穿透蓬松的白云,划出流星般漂亮的弧度向下方的城市坠落。而站在废墟边的拉赫维人手足无措地仰起头,等待命运的靴子踩下来。
照片是抓拍,里面人都还在吗?
摄影师还好吗?
被裹着黑纱的母亲抱在怀里的小孩子、站在废墟上掐着腰的男人、神情麻木捡着垃圾的老人,都有活下来吗?
她无从知晓。
发达的现代通讯让新鲜拍摄的照片不出几秒就传送到世界各地,但是背后的故事和真相,仍然需要有人去挖掘。
没有人发声,她的这些疑问便不会有结果。
没有人报道,更多的真相便会被掩埋。
潮湿的海浪又心里翻涌起来,卷起雪白的浪花,咆哮着冲刷着她的心房,让她浑宛如站立在万仞之巅,浑身因兴奋而战栗不已。
但很快,她又想起了赵涟清,海浪顿时偃旗息鼓。
不行,她不能去。
她不能离开赵涟清。
……
沈念下了决心后,立刻给总编辑发了消息,委婉拒绝了。
总编似乎早有预料,安慰道没关系,社里还有其他人手,让她不要放在心上。
这个事情算是过去了。沈念没有和赵涟清说起过,也自己那如同浪潮般汹涌的兴奋都封存了起来,像没事人一样生活着。
果然如同总编辑所言,第二天,华星社的内网便挂起了派遣征募的通知,凡是有意向的同事都可以下载报名表,参加拉赫维的派遣遴选。这次要面向全系统内选拔,被选中的要参加为期一个月的语言、风俗和安全培训,然后统一办理公务护照。
目前拉赫维已经关闭了签证签发中心,若想出入境进行新闻活动,必须得到拉赫维官方部门的批准。而官方只审批公务护照和外交护照,持普通护照无法入境。
沈念打开那则通知,看了一眼,眼睛仔细地阅读着每一个字。编辑部里好像有人在讨论,声音嗡嗡地围绕在耳畔。
“好危险啊……能去吗?”
“不晓得,不知道有没有人报名。”
“估计最后还是指定了,总有人要去的。”
“唉,没错,总有人得去。对了,中午吃啥?马上夏天了我得减肥,咱们去吃沙拉吧……”
窗外阳光灿烂,申城繁华而平和,一辆辆小汽车和笨重的巴士穿梭在丛林般的高楼大厦当中,一切都是如此的井然有序。
在地球的另一面,拉赫维的城市被炸得千疮百孔,仅仅一个晚上便有一百多伤亡。
沈念握住鼠标的手指慢慢蜷缩起来,变成一个紧紧的拳头。然后又松开,指尖的血液没有来得及循环,皮肤泛着青白。
一秒钟后,她突然拿起手机,起身。
见她站了起来,身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