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0(2 / 2)
总不能拿着武举给的赏赐去做曹府的敲门砖吧……
“哎呦,是两位武生,欢迎欢迎!”一个讨好的声音打断了徐晃的思绪。
迎宾的伙计一见他们,便主动上前来,典韦惊喜道:“你怎知我们是武生?”
那伙计笑道:“两位昨日的比试实在精彩,长安百姓谁人不知?”
典韦一听,更是得意,拍了拍徐晃,让他振作起来,伙计连忙指引两人入内。
? 如?您?访?问?的????址?発?佈?葉?不?是?ì????μ???e?n?????????5?????o???则?为?屾???????点
“二位可是初次来状元楼?那一定要尝尝本楼特色娇耳汤,我们东厨庖可是师承曹侯府上的王庖,曹侯来了本楼之后,还留下一幅墨宝呢!”
酒肆内,两层小楼人声鼎沸,门边的柜台后面,一个男孩站在一个小木几上,手里一块方形的木板中间串着珠子,珠子在他手中来回飞快的拨动,男孩嘴里念念有词,旁边一个妇人用笔记录着。
“借过,借过!”一名伙计抱着一只大酒坛从徐晃身边经过,徐晃被酒肆内的景象吸引了注意力,差点和人撞上,典韦的脑袋则跟着酒坛转了180度。
“抱歉,抱歉!”又有一名伙计,抱着一大落陶碗小碎步走过,徐晃和典韦同时侧身避开。
“哈哈,每每长安盛会前后,楼内都是满客,有招待不周,还请武士们莫要见怪。”
伙计说话间,就已经把两人引到了一处木案边。
“你方才说曹侯的墨宝……”徐晃掀起衣摆,跪坐在席上,人还有些恍惚。
伙计指着两人身后:“诺,那就是。”
徐晃和典韦齐齐转头,只见墙上以透明琉璃封装起一幅大字。
——宾至如归。
“不仅如此,二位有所不知,'状元'楼之所以得名,还因为楼内收藏有北学府三位状元的墨宝,就连我们的牌匾,也是杨状元亲手题的呢!”见两人感兴趣,伙计如数家珍地介绍道。
典韦对那些飞龙走凤的书法不感兴趣,倒是觉得字画外层的琉璃罩子精美绝伦,徐晃盯着“宾至如归”四个字,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
“二位要用些什么?本楼都是明码标价。”伙计熟稔地报了一遍状元楼的菜谱,徐晃和典韦都领了武举的赏赐,不至于囊中羞涩,但徐晃在杨奉军中,有上顿没下顿,对于赏赐的钱布,他存了私心,因此没有说话。
典韦是领了张邈拨的钱财来的,到现在还留有富余,况且吃酒也是他提议的,因此非常大方的点了伙计推荐的娇耳汤,烤肉串,昆仑觞以及下酒的炒米。
伙计先将炒米端上了食案,食案上放了一只竹筒,筒内装有世家才会使用的木箸,徐晃看了一圈周围,大部分人都用箸夹取食物,他也抽出两支试了试,很快掌握了诀窍,轻松拿捏小小炒米。
很快,冒着热气的娇耳汤就被端了上来,有一个带着头巾的伙计专门负责酌酒,徐晃指着靠窗的一张长木案,问伙计道:“这处不是空着吗,我们能否换到这张案?”
“这位武士,实在抱歉,这张案有预约了,您要是喜欢,我可以为您约明日的席位。”
徐晃没听明白“预约”的意思,听伙计说约明日,他一外地来客,哪有日日来的道理,便认为伙计是在戏弄他,还想说些什么,就见门口一群人,簇拥着两个面熟的男子,在掌柜热情的指引下,进了酒肆。
“陈武士、胡武士,里面请,位置已经给二位留好了。”
徐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