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2 / 2)
于此同时,长安洛水河畔,贾诩被莫名其妙地请到渭水码头。
“实在抱歉尚书令大人,辽东方向来的运输船,按照情报部的规定,这个级别要您亲自签收。”
辽东来的运输船?
贾诩退后两步,仰头看向码头,大船刚刚靠岸,水兵还在搭桥板,看船的吃水深度,这是装了多少粮食?
他怎么不知道,辽东还会有粮食运来?
“印章情报部确认过了吗?不会有假?”
码头接船的士兵,闻言立正身体,紧张道:“这样的级别实在少见,我们反复确认过了,不会有假。”
贾诩将信将疑,展开货物的文书——
船上突然传来喧嚣的声音。
——非常熟悉,但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声音。
“吁——”马官手持马鞭,站在甲板上,驱赶着白马。
上百战马齐声嘶鸣,整齐列队,踏着小碎步,踩着木板下了船,领头的白马高大匀称,面阔鼻宽,这是种马级别的千里马!
码头的百姓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好奇地围上来,贾诩低头,文书上的字迹潇洒不羁,和书写者的性格一样。
文书除了列明这二百匹战马的来历和性格,以及同船的货物清单,末尾“辽东属国国相”的署名和官印下方还有一行小字——
“借君一匹,还君二百。”
第161章
“三匹品质上佳的, 作为武举优胜者的奖励,其余的,就留给军体会吧。”
辽东的战马体型高大,适应寒冷的气候,在耐力和体力方面,不输混血了大宛“汗血宝马”的西凉马,而白马在战场上的威慑力和象征意义更是不可小觑,曹班决定好好利用起来。
随着曹班势力及影响力的扩大,扎根长安后,曹班的格物院一脉、段宁的田庄一脉以及三辅本地世家的新旧势力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一个人事领域的问题便暴露了出来。
是任人唯亲, 还是任人唯贤?
如果要任人唯贤, 如何公平地实现举贤不避亲?
曹班的回答是——抄作业。
学习司马光“举之以众,取之以公” ,扩大“众”的范围,从而提高公平性。
而扩大“众”的范围,最有效的方式,便是科举了。
算上六月刚刚结束的这次,曹班已经连续两年在领地内举行了统一考试,统一考试虽然在流程和要求上不及“科举”,但也算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填补了一部分稀缺管理人员的空白,因此曹班决定,在文化考试的经验基础上,将武力选拔也安排上。
考虑到汉朝土生士人都是下马为臣,上马为将,文武兼修,曹班打算将武举时间和统一考试稍微错开,录用时间统一到十月,这样有能力的人能参加两场考试,择优从之。
此外,姐姐手下凉、并二州的边郡将士和自己手下豫州、青州、兖州出身的关东将士也需要互相学习,加强一下感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