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0(1 / 2)
我刚刚听符柯说,对方是源源不断的增兵?黄巾缺乏统一的调配,咱们不要在战场上玩这一招,直接派几支小队到他们来的路上!”
-------------------------------------
王十在家中行十而得名,然而他前面的九个兄长与阿姊,都因为饥荒而流落不知所踪,父母竭力抚养这最后一个孩子,却因为疫病而双双亡故,他被好心人放在了县城门口,后被即墨军事学院的教官捡了回去,得了一条命。
如今,他已经是辎重学术系的一名军院生了,此次参加泰山郡一役,负责后路的粮草支援,随着战事持续升级,他接到命令,头戴黄巾,伪装成增援的黄巾士兵诱敌。
他们从奉高县出发,沿官道向博县方向一路步行,果然遇上了小股增援的黄巾贼,他年纪小,脑子转得快,在奉高的几个月,已经将本地话学了个七七八八,于是主动上前,和对面领头人交谈。
得知他们也是增兵奉高的黄巾教众,对方简直比见到亲人还欣喜:“可算是找到自己人了!”
“你们可知道路线?我们在这一片绕了几个时辰了,眼看都快天黑了,哪哪都是山,找不到方向啊!”
王十他们之所以被任命守在这一带,就是因为官道于此地被之前守城的泰山郡府兵给毁了,而越临近奉高县城,车辙越乱,找不到方向,又没人组织,来增援的黄巾很容易迷失道路。
王十按照命令,给这股黄巾带路,等到黄巾军意识到不对时,他们已经被带到了曹班在城东南的军营外了。
经过了整整三个月,曹班彻底歼灭了泰山郡一带的黄巾,又受济南王邀请,顺道扫清了北边青州的黄巾,青徐一带黄巾的火苗,就此扑灭。
朝廷的封赏很快下达,大力表彰了兖州、徐州、青州的几大家族,并赏赐了丰厚的钱财。
同时任命曹班为新的泰山郡太守,参与对抗黄巾的琅琊王氏王融为齐国国相,齐国陈氏为琅琊国国相。
国相受制于封国的国君,哪有太守舒服?但是领教了曹班的厉害,王融也再不敢说什么。
曹班的班底在曹班本人受封的同时,也获得了一次普遍的抬升,即墨军事学院进行了创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招。
在所有人都因为平定了黄巾而欢欣雀跃的时候,泰山郡太守府衙内,一个青年向曹班提出辞行。
“我要带我阿弟南下,投奔荆州的家人去。”诸葛瑾拜服道。
曹班一口汤药差点喷了杨济一身。
别拐走我丞相啊!
杨济不满道:“这已经是调了蜜水了,应当不苦啊,主公别是从戏志才那儿沾染了坏毛病。”
曹班尴尬地擦擦唇角,随即冷静下来,勉强摆出笑脸:“子瑜可是有何不满?如今我是朝廷钦封的泰山郡太守。”——正儿八经有朝廷编制的,不是之前的临时工了,
这几天,曹班被她的属下们,尤其是医都尉的各位医官们强令卧床休息,除了接到朝廷任命的那天,她几乎没下过地,因此凡有公务,都送到了她的房间办理,她这书房兼病房,每日也是人来人往。
听见曹班对诸葛瑾的辞别有挽留之意,室内众人都用看诸葛瑾的眼神都便了,仿佛在说,你小子,怎么如此不识好歹,还不让主公好生安养?
诸葛瑾也知道曹班是因为亲自率兵诱敌,导致旧病复发昏迷,曹班是能臣,也是贤臣,如今还有朝廷的大编制,按理他心中应该没有什么不服气的。
可是,他内心实在过不去那个坎啊!
“曹使君既然有曹司农相助,当初何苦为难我,强留太守印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