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1 / 2)
红痕。
诸葛瑾将柰果还给弟弟,冷冷道:“走之前,还回去。”
马车驶过长长的山隘,山林间的静谧和方才港口的喧嚣完全不同,诸葛瑾从前去洛阳的路上也经过了许多城池,大部分城市周边,高大的树木都被砍来盖房子或者烧柴,但是这里山林树木茂密,还能看到人为种植的痕迹。
诸葛瑾知道,能在灾年,维持刚刚港口所见的繁荣之景,这绝不是一个国相,靠着政务治理能够做到的。
在这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山林间,此地主人到底藏了多少兵力?
越是靠近城门,岗哨、塔台就越多,有些建在很远的山顶,诸葛瑾看不清,但是能见到暗红的五瓣花旗帜迎风飘扬。
带路的骑兵取下自己腰间的一块银色金属牌给城门的士兵查看,士兵接过金属牌,表情有些奇怪,似乎带着些许畏惧的意思,诸葛瑾注意到,金属牌背面是两柄利剑交错的图案,正面他看不到,但是城门的士兵记下了正面的内容,诸葛瑾猜测可能是骑兵的姓名。
随后诸葛瑾兄弟二人也被问了名姓和家世。
“能写字吗?”城门的士兵问。
诸葛瑾从来没想过,会有被城门卫问是否识字的一天,脸色有些不大好看地接过士兵手中的“笔”,不是他见过的毛笔,而是不足手掌长的木笔,最下方黑色的部分落在纸上可以着墨。
之前诸葛瑾观察了骑兵是怎样使用这种木笔的,有学有样做了,阿弟也坚持自己的写姓名,但是木笔不如毛笔好用,写下“诸葛亮”几个字歪歪扭扭的,他自己也显然不满意。
马车穿过城市,来到了府衙,和空空荡荡的泰山郡府不同,不其县府衙的院子不大,但是来往差役、宾客络绎不绝,有人抱着比他个头还高的一摞文书,从他身边走过,差点还被诸葛亮绊倒,幸好诸葛瑾扶住了,还有几个官员穿着的人,聚在一间屋子里,诸葛瑾听见,他们在争论什么“生员入学乱象”。
自己的家乡都要十室九空了,一山之隔的不其县却在为童子入蒙学的事而烦恼。
这小小即墨港,怎么能和世外之地一般?
骑兵将两人引到偏厅就离开了,不知等了多久,终于有人推开门,却不是曹使君,而是一个年轻的女郎。
“抱歉,主公刚刚返回不其,需要她定夺的公务文书实在太多,暂时脱不开身,不如让我带二位在城中转转,傍晚主公会在府衙设宴款待二位。”
诸葛亮听到要在城里转,当即就眨着大眼睛对着诸葛瑾猛点头。
诸葛瑾心道,曹班大概是不想见他的,泰山郡缺粮,周边的郡县能好到哪里去呢,就是不其县能从附近运来粮食,那也是拆东墙补西墙罢了。
说什么公务繁忙,其实只是缓兵之计吧。
? 如?您?访?问?的?罔????発?布????不?是??????ù?????n?????????????????ō???则?为??????????点
但如今人在屋檐下,诸葛瑾也没有办法,只能听从安排。
来人自称是曹班的副官,诸葛瑾注意到,此人肩上也有和之前骑兵一样的肩章,不同的是骑兵的肩章中心的五角图案边缘锋利,而这人肩章正中央是一朵五瓣花,和他在泰山郡的粥棚,以及哨所看到旗* 帜上的图案一样。 ??????彂???????í????ù???ē?n????〇????????????ò??
离开府衙也需要经过身份核验,副官取下自己的腰间的银色腰牌,和刚刚那位骑兵一样,背面是双剑交错的图案,这次诸葛瑾看到了腰牌正面,五个排成一排的陌生符号,左边四个都是圆圈,右边一个类似“三”的连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