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7(1 / 2)
获得赏赐,这就是最初的军功爵制。】
【立不了功没有赏赐就得让家里寄钱?】
【对, 但能不能立功有时候和军卒本人的意愿与能力无关。】
【所以为了保证军心和士气, 战争过程中往往允许军卒抢掠, 部分财物归私人所有。】
【这种抢掠不止针对敌国的百姓。虽然法理上不得抢掠本国百姓。但战争一旦发起,本国军队又粮草不足时, 就只能事急从权——你不抢, 打输了就是敌军过来抢。】
【所以那个时候的百姓, 既怕敌国的军队,也害怕本国的军队。】
【平时也怕:军卒出现在你眼前又不是战时, 那不是抄你家就是要抄你邻居的家。】
【甚至可能是全被抄家。】
【简称看到军卒就害怕。】
这样描述的军队就符合秦人的认知了。
甚至他们认知中的军卒比天幕描述得还要可怕。
天幕说的还只是“正常”状态的军卒。
不正常的……
秦人不敢说,只敢想。
有的时候,他们自己就是其中一员。
【知道秦军为什么被称为“虎狼之师”吗?】
【最勇武?】
【天真,那时候跟狼字沾点边的指的都是凶残狠毒。】
【这么说吧,军功爵制的要求是斩首,但人头太多不好携带时,出于人性化可以改为割耳朵。】
【人性、化?】
【另外,没人能从一只耳朵分析出这是敌军的还是老百姓的,也分不出是男是女。】
【……靠。】
【杀良冒功?】
【对。】
杀良冒功在大秦是重罪。
但嬴政很清楚,在大型战役中不能以首级计算军功时,只算耳朵必然造成大量的杀良冒功。
这是权衡利弊之下的不得已之举。
就像允许军队劫掠本国黔首,也是如此。
嬴政问过秦二要如何改革军功爵制,但她没有直言,而是将燎原一营的军制念出来。
这种要耗费巨额财政的改革,嬴政并不看好。
若非天幕透露改革成功,他要做的就是打消秦二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
张良竹简上还没有写一字。
天幕所言,都是他所知晓的事情。
也是他执意要刺杀始皇帝的重要原因。
即便韩国输给秦国,张良也不认为军功爵制利于民。
秦军的残暴,甚至不只是为了获得赏赐,还有恐惧“罚过”。
军功爵制以五人为一伍,若有人战死,同伍之人必须杀敌抵命,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即便秦卒原本是良善之人,为了不受重罚,也会被迫变得残忍。
【秦二正式对军功爵制进行改革是在南越归降之后。】
【首当其冲的是军功的计算方式:改为疆域、俘虏、斩首的三重计算,其中疆域的权重最高,斩首仅比俘虏高一点。】
【确保杀良冒功的收益远低于被发现后重罚的风险。】
【具体的计算方式比较复杂,想知道的可以搜索相关论文去了解。】
张良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弊端。
其一是避战:既然都是作战,和弱者作战后获取军功的概率更高。
其二是疆域——若是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又该如何计算?
两个念头刚起,张良就已经想到秦二的解决之法。
天幕过去的帖子中有过提及:
设郡之后才会计算疆域的军功。
避战也不是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