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9章 五国攻秦(1 / 2)

加入书签

第179章 五国攻秦

赵魏韩楚燕,

五国合纵攻秦,剑锋直指函谷关。

大军出动,

人间便又热闹了起来。

阴间的死鬼们对这件大事也表示了强烈的关注。

尤其是三晋的先君们,天天聚在一起饮酒欢笑,仿佛五国齐出,胜券已经在握。

秦孝公很担忧自己的国家。

但商鞅却是毫无反应,仍旧沉迷于和阴间的诸子们斗嘴,以及通过在《杂说》上发表文章,跟阳世的人对喷最近,

阴间死下来了几个杨朱学派的弟子。

商鞅跟他们之间,就「能不能牺牲个体的利益,换取集体的稳定发展」这个问题,爆发了剧烈的争论。

生前忙于变法的商君,死了之后也很忙碌呢!

「商君,为何你一点也不关心呢?」

秦孝公坐不住了,在商鞅出门跟杨朱弟子约架的时候,将之拦下,询问他的意见。

「你觉得这次,秦国可以抗下来吗?」

商鞅说,「可以!」

「凭什麽呢?」秦孝公问他理由。

商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拱手问他,「国君认为秦王驷如何?」

「他是个很好的继承者,延续了我对他的期待!」

秦孝公想起自己为这个孩子取名时的心情:

献公的名字是「」,意为开垦绵延的田地。

他的名字是「渠梁」,意为引水灌溉,让粮食能够丰收。

而田地开垦的多了,粮食收获的多了,根基牢固,那接下来,就应该迎来新的阶段,开始新的行动。

所以,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做「驷」。

驷者,

四马同驾一乘也!

孝公希望自己的继承者,可以拉着秦国这家战车,跑向更远的地方。

而至今为止,

赢驷的作为,并没有让他失望。

秦国称王一事,

本就是秦国国力更进一步的象徵!

于是商点点头,又问道,「五国的君主,国君觉得他们如何呢?」

孝公皱着眉头分析了一下,缓缓说道:「魏嗣不似人君,韩康才能平庸,楚王熊心只有志向可以称赞,燕盲信于他人———」

「五国之中,赵国的赵雍虽然年少但十分稳重,并没有因为称王而得意忘形「但是他终究太年轻了,不是吗?」商鞅赞同孝公对五国君主的观点。

但五个国君中,只有一个年轻的值得称道,偏偏又因为其年轻,不足以服众,发挥自己的才能,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商鞅就劝慰孝公,不必因此焦虑。

「五国攻秦,声势的确浩大。」

「但是其君如此,令不能出于一门,政不能统于一人,只要遇到一点挫折,

合纵便要自破!」

「何况,燕国楚国距离秦国遥远,秦国对它们没有太大的威胁,此二国军心士气怎麽会强壮呢?攻秦一事,唯有三晋会尽心尽力。」

而三晋君主,两个是拖后腿的老东西,赵王不过二十来岁,怎麽有力气带飞?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秦国能不能给联军迎头一击,在这样的压力下坚持长久。」

「只要强硬起来,磕掉联军的牙齿,秦国的忧虑很快就会消失!」

一家之内,

尚且有兄弟不和的例子,

何况五个国家?

商鞅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看透了这个问题,知道想要做大事,必须将五根手指捏成一个拳头,把力气汇聚于一处,服从一个号令,然后才能狼狼出拳,打痛敌人,取得胜利!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必然会牺牲组成者的部分利益。

五国舍得割自己的肉,铸就他国的辉煌吗?

现在联军刚刚组建,士气还很雄壮,但时间一久,还可以维持原状吗?

秦孝公恍然大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