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小众其实很大众(1 / 2)
第129章 小众其实很大众
陈景乐选择点开对方用户主页。
IP位址在帝都。
再看发布的作品,都是一些书法跟绘画练习日常。书法各种风格都有涉猎,绘画则以国画工笔为主。
从书画质量来看,只是普通爱好者水平,应该是天赋有限。
但是!
练习书画的背景环境,一看就很高档。
能在帝都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住一套有单独书房的房子,还有闲情逸致练习书法绘画……
「这就是我一直在等的有缘人啊!」
陈景乐眼睛一亮。
就喜欢这种水平有限,但具备一定鉴赏能力,又不缺圆子的客户。
果断回复对方:「你好,水平不用担心,我既然敢拿作品出来卖,质量肯定要合格的。不过先说好,价格不便宜,5000一平尺。不满意可以重新画,画到满意为止。」
同时将自己最近练习的几幅花鸟作品,拍照发过去。
尽管只是练习作,但质量水平摆在那里,跟成品相比,顶多完成度不够高,作为质量参考是没问题的。
而5000一平尺,这个价格,比现在很多省级美协小有名气的画家都要贵。
陈景乐已经做好对方不予回应的准备。
毕竟这两天类似的询问并不少,但听到报价后仍有兴趣的,一个都没。
就是这麽真实。
每个人对5000块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对有些人来说,是一个月甚至一整年的收入,而对有些人来说,只是酒吧几杯酒的价格。
陈景乐很清楚他的客户定位,是各种喜欢传统艺术文化的成功人士,而非普通工薪阶层。
想通过不走量的方式赚到大钱,就得赚有钱人的钱。
5000每平尺的价格,虽然没到「三年不开张丶开张吃三年」这麽夸张,但每卖出一幅作品,都够他半年生活费。
这个定价他觉得很合理。
有人觉得不值没关系,卖给觉得值的人就行。
近两年国内书画市场确实略有萎缩,包括部分所谓「大师」的作品,价值都大打折扣。
可能跟产出太高,以及市场被某些人做烂了有关。
说句不好听的,很大一部分艺术作品购买者,他们并不见得就真懂欣赏,只是根据市场反馈推崇,盲目跟风。
然后艺术圈的某些人,就拿人家当冤大头提款机,这种行为导致的结果,就是对书法绘画买帐的人,越来越少。
市场就是这麽做烂的。
现在整个艺术圈都在去泡沫化,趋于理性。
这种情况下,愿意花大几万去买一个没什麽名气的画师作品,真的需要勇气。
当然,还要钱多。
国内有钱人不少,对书法国画感兴趣的也不少,但这些人更多情况下,会选择通过熟人朋友丶拍卖会丶画廊丶专业网站等渠道去购买。
即便是在抖手这样的平台,也基本是走直播间或者联系知名画家本人帐号。
陈景乐想仅靠一个作品,就吸引到买家,难度可谓不小。
……
结果让他意外的是,半小时后,对方回复了。
「方便加个联系方式详谈吗?」
「看样子有戏啊。」
陈景乐将自己的WX号发过去,看对方会不会加。
等了一会儿,WX没有看到有新好友申请通知,就不管了,准备洗澡睡觉,等醒来再说。
能成交自然好,做不成没关系,慢慢等就是。
顺便把那几张练习作品也做成视频发上去,这次没投抖加,看系统会不会帮他推给有需要的人。
想买画的人也许是喜欢他的风格,也许是为了收藏,不管出于何种理由,陈景乐都无所谓。
他只管卖作品。
「可能只是某个富哥心血来潮,抽个幸运儿送福利呢。」
陈景乐哂然一笑。
有钱人的想法很难说的。
「如果真是想收藏……」那就更有意思了。
所谓收藏,说白点,其实带有一定赌的性质。
赌它落到自己手里后,能涨,而且是翻倍翻倍地涨。
收藏选择很重要,一看作者,二看作品。
作者是首要考虑的,绝大部分收藏家都是冲着作者本人去的。有的艺术家作品有价值,能升值,有些是不能升值。能升值的艺术家里头,还分升值空间大小。
这就是为什麽画家们都要想办法炒作自己的名气,不管是哗众取宠还是怎的,首先要把知名度打出去。甚至不惜自拍自卖,假拍假卖。
至于会不会有人上当?放心,多得是!
其次才是看作品质量。
很多作者在世时,都不出名,作品自然没什麽价值丶等若干年后,作者噶了,作品质量高但存世量不多的情况下,后人发掘出其作品亮点,价值便会一路狂飙。
只是这样需要的时间比较久,充满各种不确定性。
像陈景乐这种级别的质量,很多收藏人看到,其实是很愿意赌一赌的。
即便后面升值空间不大,花两三万就能买到一幅不输名家出品的上乘佳作,并不吃亏。
艺术市场有傻子,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
一旦哪天陈景乐的作品亮点被发掘出来,保证会有无数收藏家蜂拥而至,争相哄抢他的作品。
哪怕他本人没什麽名气,都会有人帮他编好讲好作品背后的故事。
到时候,收藏陈景乐的画,或许就会成为一种潮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