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2章 咸丰:美国可以向俄罗斯学习先进的农奴制啊!(1 / 2)

加入书签

第709章 咸丰:美国可以向俄罗斯学习先进的农奴制啊!

马蒂尔德宫的壁炉烧得很旺,木柴啪作响。李鸿章则站在窗前,一边抽着雪茄,一边望着涅瓦河上缓缓驶过的货船,眉头紧锁,一看就知道在忧国忧民。

「少荃,」马蒂尔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你站了半个钟头了。」

李鸿章转过身,见她正俯身在一张巨大的中亚地图上,金发垂落,指尖沿着天山北麓缓缓移动。地图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俄文地名,有些地方被红笔圈了起来一一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亲自画下的势力范围。

「咱们的时间不多了,要迁的人口却不少。」李鸿章走到桌前,手指点了点地图上的伊犁河谷西部,「至少要从陕甘迁出二百万人到碎叶,再分散到撒马尔罕丶布哈拉——这不是走西口贩茶,这是举族西迁!」

马蒂尔德抬头看他,蓝眼睛里映着壁炉的火光:「不是举族,是选族。」她抽出一本厚厚的册子,翻开,里面是陕甘十八府的户籍统计,「淮湘鲁三军的精锐和眷属丶陕甘士绅丶回部商帮一一这些人必须带走,剩下的,留给太平军也无妨..:::.这样人数可以减一半,再迁一百万人就足够了。现在碎叶周遭已经有二十万人,加上这一百万,总共一百二十万,咱大唐的核心部众就有了。」

李鸿章沉默片刻,伸手从桌上拿起一封电报抄件,这就是李昭庆刚才交给他的。他低声念道:「..太平军后装炮炮火猛烈,弹丸威力极大,一日之间潼关城墙崩塌三处,我军伤亡惨重」

70mm的后装炮加苦味酸炮弹的组合摆到21世纪的东欧战场上是不够看的,但是拿来轰潼关文物老城墙就太够用了。那火炮射程有好几千米,大摇大摆搁在潼关城下往上轰,准得不得了。而城头上的人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根本没办法还击,只能干挨揍。而夯土包砖的墙面哪里禁得住苦味酸炮弹锤?一日崩三处那还是石达开亲自盯着的结果一一一天只许打崩三处!

要不然3个月破潼关怎麽完成?一个炮团36门大炮开了打,一个时辰打个上千发随随便便的,潼关的文物城墙不得炸出几十个口子?

可饶是如此,曾周那边还是扛不住....

马蒂尔德轻轻叹了口气:「曾国藩还能撑多久?」

「半年。」李鸿章折起信,塞回袖中,「最多一年.....

「那我们的时间不多了。」马蒂尔德站起身,走到壁炉旁的酒柜前,倒了两杯伏特加,递了一杯给李鸿章,「《俄唐密约》里写的很清楚一一碎叶丶撒马尔罕丶布哈拉丶费尔干纳,这些地方必须握在我们手里。但光有地不行,还得有人。」

李鸿章接过酒杯,烈酒入喉,烧得他眉头微皱。他放下杯子,指尖在地图上敲了敲:「咱们得抓紧时间搞大迁移了!

「怎麽迁?」

「走河西走廊,过星星峡,进西域。」李鸿章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商道移动,「根据之前的经验,粮食丶水丶沿途的补给..::..都得提前安排!一年前一百万.....」

李鸿章摇了摇头,眉头皱得更紧了。

马蒂尔德沉思片刻,忽然笑了:「少荃,你错了!」

「我错了?」李鸿章挑眉:「错在哪里?」

「错在之前的经验,」马蒂尔德笑道,「之前是咱们求着丶逼着别人迁,自然得把一切都给他们准备好了。但是现在......是陕甘的士绅地主丶回部商帮,

还有湘鲁二军的士卒军眷自己要迁!」

李鸿章拍了拍巴掌:「对啊!我怎麽把这茬给忘记了?那帮虫一定害怕太平军来了,分他们的地,抄他们的家!」

「而且咱们还可以给他们画个饼!」

马蒂尔德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书,递给他,「这是我参考日本和法兰西丶德意志各国早先的封建制度草拟的『大唐安西封建制度』..::..咱们得让那些跟着咱们一起去西域的人有世世代代当老爷的指望。」

李鸿章接过文书,快速扫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好手段..:::.在西域搞火枪骑土,授予庄园。还要搞宗藩封建,以费尔干纳盆地为宗唐,建都新长安,

以碎叶丶撒马尔罕丶塔什干丶布哈拉丶花刺子模为藩,封给湘军丶鲁军和回部首领。

各藩王以下,还可以再封城主,城主以下才是庄园骑士...:..宗唐封骑士三万,五藩各封骑士一万。总共八万骑士便可牢牢掌控咱们的西域大唐了!」

马蒂尔德眨了眨蓝眼睛:「如今碎叶那边已经有两方淮军,都可以封为骑土,还差六万,咱们设法拉一万户西迁。剩下就叫黄植生丶杜翰丶孔繁灏丶江忠源丶罗泽南各自去拉人.::::.他们只要各拉一万户,就能凑够六万户。一户按照十口人算,就能拉走六十万!应该还会有一些愿意跟着咱们一起西迁的士绅地主丶回部商帮。差不多就能凑够一百万之众!」

李鸿章大喜,去下手里的文书,一把拉过马蒂尔德搂在怀里,狠狠亲了一口:「马蒂,还是你有办法。不过要当一个好皇后,光有办法可不行,还得得替皇上生个儿子!」

说着话,李鸿章就开始撕开了马蒂尔德的长裙,然后把这个丰的女人粗暴地推倒在了波斯地毯上.....

纽约百老汇街26号的临时总统府内的壁炉烧得通红,纽约州长埃德温.摩根的眉头紧紧锁着。刚刚被任命为联邦军总司令的谢尔曼准将则焦虑地着步子。而美国(北方)总统林肯则拉长着乾枯的面孔,一看就知道形势不太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