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1章 天宫之下(2 / 2)

加入书签

是夜,苏晨收到了一封电报。

是苏家村那边发来的,尹新月在电报中说道,古董行那边的生意基本上已经趋於正常了。

前段时间古董行的生意被打压,一瞬间一落千丈。

後来因为因为有人购买了一件古董,而且脱手卖出了高价,之後古董行的生意瞬间暴涨。

许多人都想购买古董,然後从中狠赚一笔。

一时间,古董行的生意瞬间爆了,几天的时间就卖了几个月的古董存量。

只剩下一些大件的古董因为价格高昂的原因,所以暂时没有卖出去。

拍卖行那边尹新月打算重新开始运转,已经和易潇商量了,打算下个月的月初时候重启拍卖会,看看能否将那些大件的古董卖出去。

而之前苏晨接受的那几家的产业,如今也开始蒸蒸日上。

之前的那几家虽说经营了很久,但是他们的关系网远没有苏晨这里强硬。

苏家如今已经可以开始和张大佛爷那边进行合作,他手下的人要离开去外省,有时候就需要苏家的船渡。

押运一些东西也交给了苏家。

由此带来的变动便是苏家的这几个产业越发的兴旺,迅速成为常沙城中最庞大的产业。

连带着许多家族为了交好苏家,纷纷与苏家订立了契约。

建立良好的贸易往来。

按照尹新月的估算,到年底的时候,这几大产业几乎每个月能为苏家村带来三十万大洋的收入。

其中的净利最少二十万块大洋。

再加上苏家村的古董行以及拍卖行,算下来差不多在三十五万大洋的净利。

每年能为苏家带来四百万块大洋的净利。

短短一年的净利,就超越许多家族数百年的积累。

连苏晨都觉得有些恐怖。

要知道掌握整个东三省的张大帅,手下三十多万人,一个月的开支大概在一百五十万大洋左右。

苏家的这些钱,足够他们开支一季度了。

那可是九州之地最大的军阀之一。

如果简单进行换算的话,苏家村每年收入的这麽多大洋,足以养活一支八九万人的队伍。

而且这八九万人基本上都是经过训练的士兵,可不是那些流民能比的。

那些流民别说给他们军饷了,只要能给他们一口饱饭吃,他们就能死心塌地的跟在你身边。

这年头,能吃一口饱饭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这也是为什麽苏家村的周围,流民聚集的越来越多。

苏家村不仅经常施粥,还会从流民之中选一些人进入苏家村的族田工作,成为苏家村的长工。

到时候不仅有房子还有饱饭甚至还有工钱。

而且在苏家村族田种庄稼也没什麽危险。

这时他们拿手的活计,也极为熟练。

不过一直以来,苏晨从未打算在九州之地争雄。

没这个意义,还不如当个有实力,隐藏在幕後的富家翁。

这样既轻松又能省心。

苏晨继续看了一下,按照尹新月的想法,打算再次开设古董行分行,以及打算再古都市那边建立拍卖行的分行。

古都市那边已经有了一家分行卖古董的,而且生意一直以来还算不错。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 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 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 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 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