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1章 黄锦:凭你也敢挑拨周大人和陛下的关系?(1 / 2)

加入书签

王洪是皇家军事学院的主事太监之一,也是司礼监的随堂太监,司礼监作为十二监之一,却是十二监之中权柄最重的。

不少皇帝为了让太监替自己做自己想做又不好明着做的事,乾脆给了司礼监替皇帝披红的许可权,很多着名的大太监,如王振丶刘瑾,都是司礼监掌印太监。

甚至刘瑾当初只是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就开始掌控朝局了。

司礼监的许可权大小全在皇帝,皇帝需要司礼监替自己做事的时候,就会下放许多许可权,不需要司礼监太监做太多事的时候,就会将许可权收回。

实际上自从刘瑾死後,司礼监的权力就大不如前了,当初杨廷和等一众官员,被刘瑾压的抬不起头,好不容易扳倒了刘瑾,他们自然不会容忍司礼监再出现一个刘瑾。

朱厚照驾崩之後,朱厚熜继位,刚开始张永顺理成章的成了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不过对於张永,嘉靖一直都是不信任的,司礼监掌印倘若没了皇帝的信任,手中也就没了权利。

张永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被嘉靖有意边缘化了两三年之後,在嘉靖三年的时候,主动申请去南京养老了,今年年初因病死了。

张永辞去了掌印太监的职务之後,黄锦也就顺势成为了司礼监新的掌印太监,黄锦上位之後,因为嘉靖的信任,司礼监的许可权比之前大了很多。

王洪正是张永的乾儿子之一,如今的王洪年近五十,却还只是司礼监的一个随堂太监,如果说王洪最嫉妒谁,那无疑是黄锦了,在王洪看来,黄锦如今不到三十,却因为和皇上关系亲近,成了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按理说这也无可厚非,皇帝任用太监,大多都是根据远近亲疏的,比如英宗时期的王振,又比如大太监刘瑾。

但王洪就是忍不住嫉妒,甚至心中嫉妒的发狂,恨不得取而代之,毕竟他费尽心机往上爬了这麽多年,也不过是一个随堂太监,凭什麽黄锦刚一进京,就是随堂太监,之後一年更是被擢拔为秉笔太监。

现如今更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王洪想不通,就是因为想不通,这才让王洪想要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会,他一直在揣度嘉靖的心意,想着有一天能抓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一飞冲天。

在王洪看来,如今的朝堂之上,周大人可谓是权势滔天,两个大将军都是周大人带出来的,倘若陛下和周衡器闹翻了,这两位站在哪一边,还真不好说。

更不用说如今的内阁,首辅和杨用修杨阁老,或者说除了夏言这位阁老之外,其他的基本都站在周大人这边。

这一点王洪还是看得明白的。

所以王洪觉得陛下内心应该是很忌惮周大人的,否则也不会派自己等人来军事学院之中当值了,让自己来这里,无非就是监视周大人,找出他做得不对的地方,好让陛下治他的罪。

或者说陛下如果不好说,不好做的事,自己完全可以做,倘若陛下让自己去做的话,肯定会提高自己的官职。

最起码也得是个秉笔太监,而且是许可权极高的那种,如此一来,自己就可以为难周衡器,做陛下想做又不敢做的事了。

不得不说,王洪的算盘打的很响。

当王洪看到周楚直接将俞大猷任命为军事学院的教习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当着周楚的面,他自然不敢多说什麽,毕竟他现在只是个随堂太监,而且没什麽许可权,倘若当众呵斥周楚的话,他都不敢想自己会是什麽下场。

不过如果得到皇上的授意的话,那就完全不同了。

王洪这麽想着,将这件事记在心里,悄悄地离开了军事学院,骑马回到京城,进入皇宫之中。

“什麽事,这麽慌慌张张的?”

御书房门口,黄锦看到王洪急匆匆的模样,皱着眉头道。

黄锦作为王洪的顶头上司,这麽说话,已经算是语气很轻了,太监之中等级森严,有不少太监完全不把下级当人看,动辄打骂,黄锦却从未这麽做过。

“爷爷,奴婢有要事向陛下禀报,是关於军事学院的事。”

黄锦作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如今还不到三十,倒也不喜欢其他太监叫自己老祖宗,除了他的那些乾儿子之外,他乾脆默认其他太监爷爷这个称呼,时间久了,这个称呼也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王洪内心虽然嫉妒黄锦,但在黄锦面前还是低眉顺目,言语之间无比谄媚。

黄锦听到这话,仔细看了看眼前的王洪,黄锦跟着嘉靖这麽多年,自然不像当初刚进京之时那般单纯,他能看得出眼前的王洪绝对有事,而且不是什麽好事,很可能关乎周大人。

不过王洪此人并非他的嫡系,也不是他的乾儿子,而是张永的乾儿子,黄锦也不好盘问的过於详细,再怎麽说这也是御书房门口。

“气喘匀了再说,这副模样冲撞了陛下,该当何罪?”

黄锦瞪了一眼王洪,说道。

“行了,让他进来吧。”

御书房之中传来了嘉靖的声音,御书房之外的情形,自然是瞒不过嘉靖的。

王洪听到这话,眼神深处闪过一丝得意,心想等自己成了秉笔太监,掌握权柄之後,将来司礼监谁说了算,还真未必。

虽说司礼监的官职是掌印最大,但太监的许可权完全来自於皇帝,并不是完全看官职,司礼监有过秉笔太监大权独揽的,如刘瑾,又比如後世的魏忠贤,魏忠贤终其一生都只是个秉笔太监,却权倾朝野。

黄锦听到这话,不再说什麽,带着王洪来到了御书房之中。

“这麽急着来见朕,有什麽急事?”

嘉靖看着眼前的王洪,有些不解道。

“陛下,周大人完全不把陛下放在眼里,方才他直接将一个前来求学的学子任命为学院的教习,甚至都没和陛下说。”

王洪跪在地上道。

原本在王洪想来,皇上听到这个消息之後,应该对周衡器更加忌惮,甚至可能让自己在军事学院之中制衡监视这位定国公。

如果那样的话,他最起码也得是个秉笔太监。

但事实却和王洪想的大相径庭,嘉靖听到这话之後,没有像王洪料想的那般生气,而是看着王洪,眼神冰冷。

“你这般不顾体面,急匆匆的来见朕,就是为了说这个?”

嘉靖的声音很冷,他没想到自己派去军事学院的主事太监之一,心里居然藏着这般龌龊的心思,王洪心里怎麽想的,嘉靖自然是门清,王洪这种人在嘉靖面前跟透明的也差不了多少了。

无非是想借着这件事,让自己将他擢拔为秉笔太监,然後他去为难周衡器。

多麽可笑且毫无大局观的想法。

要说嘉靖对周楚一点忌惮都没有,那是假话,但要说多忌惮,也没有,毕竟现在的周楚可是和公主府结为了姻亲,而且还娶了陆云瑾。

无论出於何种考虑,嘉靖都明白,周衡器不会有其他心思。

更何况现如今大明的主要工作,是培养将领,为将来大幅度扩张大明领土做准备,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嘉靖还是分得清的,如今的大明,蒸蒸日上,就连原本怀有异心的内阁首辅杨一清,如今都为了大明鞠躬尽瘁了。

如今的大明朝堂,不说所有人,但大部分官员可以说是拧成一股绳,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大明开疆拓土,建功立业,进入真武殿。

这种情况下,嘉靖更不会对周楚横加猜忌了,对嘉靖而言,如今的大明最离不开的就是周衡器。

倘若周衡器居功自傲,狂傲不羁的话,嘉靖说不定还会弄一个太监敲打一下,但周衡器一直以来,都极懂得进退,甚至当初抄家的时候,拿了多少钱财,嘉靖都一清二楚。

可以说周楚是有把柄在嘉靖手中的。

现在王洪这个太监居然觉得自己会因为他一句话,就对周衡器无比忌惮,从而让他去敲打周衡器。

这是何等可笑的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