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3章 有人黄雀在後?(1 / 2)

加入书签

第863章 有人黄雀在后?

西班牙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在努力进步,明国人也在努力进步。

明国的造船业和海军直接照着历史最佳答案抄,但是在实际制造丶航行和海战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他们慢慢琢磨和创新。

此前明国海军战列舰丶护卫舰丶巡航舰的舰炮从一零五炮(九磅炮)丶一一五炮(十二磅炮)丶一三零炮(十八磅炮)再到一四五炮(二十四磅炮)和一六零炮(三十二磅炮),最开始时都跟陆军野炮一样,都是长炮,也就是十七倍以上炮管长和口径比。

一零五炮,炮管长一米七八。

一六零炮,炮管两米五以上。

炮管长,发射药装药多,打得又远又准,威力十足。

可是这麽长的炮管,装药又如此多,后坐力十足,在战舰上却让海军炮手们吃尽了苦头。

船舱空间狭窄,回旋馀地小,这麽长的炮管,占去一大块地方。

后坐力强,舰炮开一炮回复原位要耗费大力气。

关键是这麽长的炮管,不管是青铜还是钢铸,重量都很重,一门一六零炮就是将近三吨。

火炮占去大量的载重很大份额,其它食物丶淡水和弹药就只能少带了,续航能力下降。

海军官兵们在实战中研究后发现,我们海战对轰就发生在一百米之内,火炮打那麽远干毛吗?

于是海军官兵向海军兵器研究局的研究员建议,把炮管裁短丶发射药减少,只需要有效射程六百米,一百米内威力最大就行了。

又准又远,对于浮在海面上,跟随海浪颠簸的战舰来说,那是不存在的,就算万中无一中一发,那也是幻觉。

在船上跟船测试的研究员,亲身体会过战舰火炮手们的痛苦,觉得这个建议很合理,回去马上做实验。

把一六零炮炮管裁短,发射药减少,几经试验,再加上复位炮架丶燧发点火装置丶钢铁材质丶镗床加工工艺等各项技术的提升,新一六零炮完全不同。

重量从二点六吨变成了零点八六吨,炮管长度从两点六米变成一点二米,发射装药量一点二公斤,仰角一到五度,有效射程为三百八十米到一千二百米,射速从五分钟两发提升到三分钟两发。

没错,新式短管炮初速很低,有效射程之外,威力大减,准头也成了一个谜。

可是对于目前的海战来说,足够了。

大明海军海战,超过一百米根本不会开炮,必须冲到五十米以内才依次开炮。这个距离,短管炮发射的铁弹丸,足够把坚硬的橡木船板砸出一个大洞来。

于是万历三年后,海军统一舰炮口径。

甲级战列舰,下层火炮甲板是二十八门一六零短管炮,中层火炮甲板是二十八门一四五短管炮,上层火炮甲板是二十八门一一五短管炮。

主甲板艏楼甲板有四门一一五短管炮丶四门一三零短管炮和两门一六零炮,艉楼甲板有六门一三零短管炮。

乙级战列舰下层火炮甲板是二十八门一六零短管炮,上层火炮甲板是十二门一六零短管炮丶二十门一四五短管炮。

主甲板艏楼甲板有两门一一五短管炮丶四门一三零短管炮和两门一四五零炮,艉楼甲板有六门一三零短管炮。

「金钱豹」号是护卫舰,一千吨左右,五十门火炮。火炮甲板有二十门一四五短管炮和二十门一一五短管炮,打「凯瑞尼亚」这样才五百多吨的卡瑞克帆船,非常凶狠。

射速快,口径大,数量多,船还比人家好,「凯瑞尼亚」被打两轮就彻底地懵了,扛不住了。

船长连忙叫转舵,先跑为敬。

「凯瑞尼亚」号一转身,船长和水手们看到远处那触目惊心的一幕。

它的姐妹舰,同样是六百吨的三桅杆卡瑞克帆船,「卡尔史蒂文」号,被一艘巨大的帆船斜切过来,然后右舷密密麻麻的炮口对着它。

那是青龙舰队第二分舰队甲级战列舰「开封」号,它足足两千二百吨,三层火炮甲板,一百门火炮。

抢到离「卡尔史蒂文」号不到五十米远的距离,它庞大的船体相比「卡尔史蒂文」号,就像一只老虎来到一只兔子面前,露出了血盆大口。

右舷舰炮外加艏楼艉楼甲板上的火炮,大约五十五门,对着「卡尔史蒂文」号猛烈开火。

火光闪动,浓烟弥漫,「卡尔史蒂文」号就像暴风骤雨里的一片枯叶,颤抖飘零。

等到「开封」号离开后,「建新」号赶到,它一千六百吨,拥有七十四门火炮,集中了四十门火炮,对着「卡尔史蒂文」号猛烈地炮击。

太残暴了!

「凯瑞尼亚」号的船长和水手们菊花一紧,终于认识到自己是多麽的幸运。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卡尔史蒂文」号的船帆被打成蜘蛛网,主桅杆和后桅杆不负重堪,倒在了海面上。

失去动力的「卡尔史蒂文」号就像一条死鱼,彷徨地徘徊在海面上。很快,一面白旗挂在还剩下的前桅杆上。

一艘巡航舰上前去远远地看住它,「开封」号和「建新」号顺风全帆,切过「卡尔史蒂文」号,继续全速前进,正好抢在了「凯瑞尼亚」逃跑的去路上。

船长和水手们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转舵,调转船头,换个方向逃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