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52(2 / 2)

加入书签

“等两年,哪里等得了,现在工坊招工都要能算会写的,他若在学府里没念出个名堂,出来都不好寻差事。”

这话有些稀奇,倒回前十几年,但凡家里能出来个认字的,都是不愁寻差事的,而现在呢,说不得地里刨食的都能算会写。

“这也是没法子的,实在不成我看你家小子身强体壮,去工地上卖卖苦力也是个出路。”

“苦力的确能挣两个子,但工地上也危险的很,这活不是常干的,等老了身体有的人好受。”就说以前在工地上做工的汉子,哪个不是到了五六十就腰酸背疼的,都是从前落下的老毛病。

“也是如今日子好过了,以前咱们哪管老了怎么样,只管能挣到钱才是。”

“谁说不是呐,往前数十几年,我都不敢想我能活到五十,这会不活到七十那都是命不好的。”

这话一出口,做工的娘子郎君都笑起来,在大齐活到七十还真不是问题。

不说粮食,就是有个三灾六病的,还有医院可以去看病,从前穷人家哪里敢去看大夫的,不说一副药钱多贵,就是十几文的诊金也都是不舍得的。

顶多是哪家大夫心善,开义诊去沾沾光,但多也买不起药吃,若只是病痛还好,忍忍就过去了,真要得了要人命的病,别说治了,就是死都死不利索。

而大齐,是定了至少每县一座医院的,最开始因为大夫数量不够,大部分县城都是把本地的大夫聚集起来培训几个月,就走马上任,但随着学医的孩子多起来,如今各地县城的医院也越发正规了。

当然许多大病还是无能为力,若是有钱倒是能去渔阳的医院寻孙大夫一脉的徒弟试试,没钱得了重病,不过是吃好喝好,走完最后一程。

“大夫的确是门好出路,只是也难考,光是记药典就能筛出去多少人,难怪以前大夫那么少呢。”

“也不全是大夫难学的缘故,主要还是以前大夫也多是家传行当,就是有收药童的,也要人家先干几年捡药的活计,真出师坐诊都要十几二十年,有几个人家耽误的起。”

“且不说大夫了,就说以前的匠人,哪个不是家传行当,拜师学艺不光要三拜九叩,有的还要认干亲,日后给养老钱才愿意教,哪像现在,只要你有这个天赋,给少许的束脩就能学到,甚至考入高等学府还给补贴。”

“也是合该那些聪明人赚到钱,你们没听说吗,好像渔阳那边自蒸汽机研发出来过后,就开始研发电力了,说不得再过十来年,咱们也能用上电。”

电这个词,以前都是说的闪电,可随着沼气灯的普及,以及邸报上的介绍,不少百姓已经渐渐有了有关电的认知,具体原理大多不懂,但晓得电是可以夜里亮灯的,跟那夜市用的沼气灯一个样。

百姓别的不求,就想着自家什么时候也能在夜里点一盏电灯。

“哪里用得上十来年,听闻现在渔阳皇宫里已经能用上电了,只是还铺不开,就跟蒸汽机最开始出现一样,说不得几年后就能铺开了,咱们官家的工坊肯定也都是要装电的。”

“那再好不过,我看那邸报上说,有了电,夏日里还能买什么风扇用,不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