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00(1 / 2)
怕这群孩子不以为然,日常如果在外面买东西吃出现了问题,就不好了。
原来中国女单的高难度是嗑药来的、估计训练用药已经成为流水线了、于谨不过如此啊、哪家运动员不嗑药啊……
甚至会从个人引申到整个国家队。
冼初然举手发誓:“我们一定会非常注意的!”
其余几人也纷纷表示是这样的。
沐修竹:“不要紧张,没事,跟着队内走就没有问题。再说了教练他们也不会让大家被人欺负了啊!”
于谨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叮嘱兼吓唬兼安慰一通全干了且收获了国青队苗苗们的信任的沐修竹。
他都快裂开了。
这还是当初那个胆战心惊颤颤巍巍的沐修竹吗?
来gala凑个热闹你都能凑成这样,不错啊!
其他教练在周围感慨:“小沐真的长大了。”
与国青队时期截然不同,这几年的表现可圈可点,男单扛把子的雏形已经颇有成效了。
·
媒体采访时,曾经询问过丛澜,身为一个世界顶级的运动员,要如何平衡她的训练和学业。
这是每一个运动员都要面临的现实,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小训练成长,在一次次的筛选中不断地前进,失败者转而走向普通人的生活道路,优胜者在越来越窄的独木桥上艰难前行。
丛澜:“没有平衡,说白了总是会有倾斜的。所以你需要明白你要的是什么,因为你的精力就那么多,分出一部分肯定无法达到你原本的高度。”
这一点,在遥远到几乎快要记不清楚的快穿任务里,早就已经被她认清了。
媒体:“意思是,如果你愿意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花滑上,你会做得更好,是吗?”
丛澜笑了笑:“我已经把我能有的,都放在花滑上了。”
在这场“平衡”里,跷跷板落地的是花滑,而不是学业。
这也是为什么,院内的教授、院士们对丛澜总是又爱又恨。
她是能够看得出来的优秀,也是一个缺课最多但成绩在全国的天之骄子里依然排得上号的学生,甚至她给出的一些建议、畅想、小论文,在理论上是极为有帮助的。
大四一年她基本上在处理冬奥参赛事宜,二月夺冠后学院直接把丛澜的名字写了条幅挂在了门口,就跟她当年读高中的时候那位校长做得一样。
三四月份丛澜回了学校,一是为毕业做准备,二是在校内开了一场分享会,随着她一起来的,还有小半个国家队二三队与国青队。
清华为此将体育馆浇筑成为了冰面,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场来自花滑国家队的演出。
那阵子,全网冰迷都在羡慕这个大学——这次是从花滑角度羡慕的。
毕业季答辩优秀毕业,在这个时间段里,丛澜是毕业+冰演双线并行的。
于谨当时都吐槽,也不知道这孩子哪里来的精力,这么坑自己。
新赛季适逢开学,丛澜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她刚一露面,台下就爆发了阵阵欢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