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4(2 / 2)

加入书签

刘旭就这般成为了宣国历史上唯二能够顺利身退的首辅。他为官以来的事迹,在后世的记载中也获得美誉颇多,人称大明相。

这之后,韦之贯接过首辅之位,在朝堂上展开了他个人极为强势,大刀阔斧的行事作风。

他的做事风格,不仅对于底下的官员们形成一种打压式的相处方式,对于嘉帝来说,也颇为有压力。

不少官员明面上不敢上奏折弹劾他,私下就经常在嘉帝面前说韦之贯的坏话。

他们找些有的没的,似是而非的破事安在韦之贯头上,企图逐渐把韦之贯塑造成做了首辅之后张狂自大,目中无人的形象。

在这些官员们的眼里,韦之贯“横行霸道”,依仗不过是嘉帝的信任。

韦之贯此人,独得很,毫无党派根基。这样的人,天天在他们头上“指手画脚”,不是“小人得志”是什么?

寒相前有刘旭就不说了,韦之贯这样插过上峰(杨誉良与曹明洋)两次刀子的“小人”也配?

流言,此子惯克上!

在刘旭离开朝堂后,这些歪风吹就得有些过于迫不及待,使得秦朝宁都有所耳闻。

他私下把消息同步告知了韦之贯这位先生,便没把心思放这些谣言上面了。

宝泰六年这一年,以往与他相熟的一些人,在官位上都有了不小的变动。

陆杰修于互市以及外邦招揽一事上有功,封为正三品幽州刺史,继续驻扎幽州。

秦朝阳于稳固边境,平定宝泰四年外族联合进攻幽州有功,封为正三品卫指挥使,继续驻扎幽州。

杨乐因政绩考核几年都评优,升迁刑部员外郎。

钱勤学、梁梓稳、廉侃、陶詹衡、能俊悟、虞鸿羲几人则仍旧为外放官,在不同的州府内分别居县令、知州、知府等官职。

……

这一年里,秦朝宁从内阁阁老一位,官职内阁次首辅,兼工部尚书。

因为有他任职在工部,工部上下的精力都随他的指挥,放到了国家基建上面。

修路、水利、农业……都是秦朝宁在工部期间,所行政事上的重点。

嘉帝与韦之贯对于秦朝宁提出的这些政务,无不支持的。

国库日渐充盈,无论是秦朝宁搞基建搞农业,还是韦之贯推行设立学堂至乡县,建立朝廷聘任夫子制度,推行朝廷官制实惠医署……嘉帝对这些新政都允了。

第202章 三朝老臣

后世的史书上传闻, 这位“最好说话”的帝皇,嘉帝,自某日忽然心灵而至地感悟到了自己的使命, 是平衡朝臣与几位能臣之间的矛盾,他就开启了他在位“打太极”技能的日子。

特别是, 在他长达在位四十五年的掌权时间里,前十年就见到了宣国在他的手底下蓬勃强盛地高速发展着, 嘉帝“打太极”的能力更加炉火纯青,简直是嵌入了自己的信仰中似的。

在小太子启蒙后, 小小个的嫡长子暨乐成最常听他父皇念叨的就是,“要当好一个好皇帝呀,那就是让有能力的人去大展拳脚,把不同能力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让他们毫无顾虑地给我们暨家的江山社稷卖命。这样何愁不国富民强?”

小太子对他父皇的念念叨叨不太懂, 但是他看得到,无论多少人在他父皇面前说韦首辅的坏话,说秦阁老的坏话, 他父皇依旧十年如一日地对于韦首辅和秦阁老多有尊重,予以重任。

这在年幼的太子心里留下了很重要的印记。

实际上, 嘉帝连续数年耳边有不同的人给他说韦之贯怎么眼高于顶, 怎么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把朝政大事当成自己的一言堂……他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