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第二个名额(1 / 2)
第883章 第二个名额
过了几天,电影工作会议召开。
陈奇一大早跑到了广电,进到一间会议室。与会者陆陆续续到来,人员不算多,只有各制片厂丶省级电影公司丶中影的负责人,不到一百个。
而真理部丶广电丶文化部的领导全部出席。
陈奇在真理部这一堆找了个位置,放眼望去,基本都认识。
会议从主旋律开始讲,王领导做了发言,大意是:今年正式提出了「突出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口号,鼓励制片厂多多拍摄,并且在研究对重大题材电影的资助计划。
简单说:国家会专门拨款,来拍这个类型的片子!
当然要拨款了,不然制片厂哪里有积极性?
随后,公布了丁桥的新职务,正式成为了「革命历史重大题材领导小组」的组长。他今年63岁,从文化部副部调到广电副部,没干多久便发挥馀热了。
「唉,又退一个!」
陈奇坐在下面晞嘘,自己命硬啊,方走了不少老领导。说起来,自己第一个领导应该是街道王大妈,前两年也退了前情铺垫完,进入正题。
开始讨论改革的具体方案,中影丶电影公司丶制片厂三方争的不可开交。陈奇听的昏昏欲睡,这事跟他没半毛钱关系。
最终,勉强达成了一致:
「以前中影按拷贝结算,统一收购。以后就不一样了,制片厂可以与中影具体谈,用代理发行丶一次性买断丶按比例分成等方式结算。」
在场的制片厂代表喜气洋洋,他们一直想要发行权,虽然还没有与市场直接对接,但已经放开太多了。
好事啊!
摩拳擦掌准备挣钱呢,结果一个个被现实毒打。
首先,以前中影收购有个保底价,最低是90万。文艺片也好,垃圾片也好,
至少都能卖90万。现在保底没了,中影觉得你这片子不卖钱,肯定拼命压价,干嘛还惯着你呢?
其次,选择代理丶分帐的,那就要进入地方电影公司的深水区。
票房瞒报嘛!
所以这番改革下来,制片厂不仅没挣钱,反而更加亏损。新政施行了两年,
在89年又改回按拷贝结算了。
「哈!」
陈奇偷偷打了个呵欠,无聊的在会议上发呆。
而当这个议题过去,轮到下一个议题时,他来了点精神。
「去年港片进粤,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一些地方电影局丶电影公司的人希望也能引进港片,其中上海丶广西丶浙江丶江苏等都比较积极。」
广电的艾部长道:「港片进粤,本就是一个试点,能不能扩大化丶要不要扩大化,都得慎重考量。今天把这件事拿到会上说一说,正好大家讨论讨论。」
陈奇目光搜寻,找到了吴孟臣,吴孟臣刚好也在看他,眨了眨眼。
紧跟着,艾部长直接点名:「陈奇同志是这方面的专家,请他先讲一讲!」
「哗哗哗!」
一片掌声中,一个麦克风送到了陈奇跟前,他咳了咳,道:「有点惶恐啊,
我谈不上什麽专家,只是有一点经验。艾部长让我说说,那我简单说两句。」
在外叱咤风云的陈先生,在内又变成了乖巧小陈。
「首先,我反对港片扩大化!」
此言一出,不少人异,都以为他提倡让港片进来。
陈奇道:「我为什麽反对呢?第一,港片被台湾封杀了,我们出于支持港片的态度,才开放了一个窗口,香港要回归的嘛,终究是一家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