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0646枪剑弓复合迭阵(2 / 2)
既然要打,那就该考虑如何打。
往东先去打大明骑兵吗?
但明军骑兵有通道,可以随时逃回城内,完颜娄室很可能被遛狗耍弄,到时候还得回到这边攻打明军大阵。
先退守撤兵通道?
那跟直接撤军没啥区别。
分兵去守撤兵通道处的营寨?
战场本来就兵力不足,不可能再行分兵。
思来想去,完颜娄室竟然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全力进攻歼灭眼前之敌!
打赢了,诸事不忧。
打输了,万事皆休。
心中做出决定,完颜娄室再不想别的。
这种危急情况,金国早已遇到过无数次,每次都是靠奋死作战来解决。他拔剑大呼:“硬军攻山!”
金国长枪步战甲士,在韩常的率领下,开始组织攻打吴玠防守的山头。
吴玠、吴璘兄弟的部队,没有严格按照鸳鸯阵编练,也跟历史上他们发明的迭阵法不尽相同。
他们观摩杨志练兵之后,吸收了鸳鸯阵的核心思想,认为这出自《尉缭子·束伍令》,于是根据麾下士卒的特点编练阵法。
熟读兵书,又有悟性,久经实战,这种武将就是不一样。
吴氏兄弟麾下的弓箭手很多,但暂时没财力制造大量神臂弓。他们就以长枪居前,强弓次之,弱弓再次,前方摆放拒马。
同样是十一二人的小队,各个小队再组成大队,各队之间犬牙交错,可交替进攻,也可交替撤退,参差阵型还能围杀陷阵之敌。只要不是多个队伍同时崩溃,就能源源不断列阵作战,预备队可以轻松补位替换被打残的友军。
只见金国硬军还在山下,吴玠的第一排强弓手就开始齐射。稍微近些,第二排弓箭手再射。
并不陡峭的山头,金兵还未接近拒马,第一拨进攻就被弓箭手射得被迫撤回。
朱铭没有组建弓箭手大军,最初是因为弓箭不够,后来是因为弓箭手不够。元帅府和枢密院建议组建弩军,但大量扩军需要打造的装备太多,大规模制造强弩的事情只能靠后。
而姚平仲的旧部,不缺弓箭,也不缺弓箭手。
姚家的驻地是大宋新占地盘,童贯当年搞出一个骚操作,抽调北方六路弓箭手过去戍边。这导致许多严重后果,一是其他边军的弓箭手不足;二是因贪腐横行,调去河湟的各路弓箭手大量死亡逃散。另外还有许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是,也导致姚家军的弓箭手,数量竟然远远多于近战兵,而且全是练习射箭多年的老手!
这些边军弓箭手,在旧宋当兵时缺衣少食,甚至经常面临饿死的危险。他们打仗士气极为低落,而且射箭明码标价,就靠射出那几箭领赏过日子。
到了大明新朝,姚平仲虽然统领旧部,但朝廷派去了军法官和粮饷官。
粮饷足额发放,不再割人头论功。
仅这两个改变,就让混日子的旧宋弓箭手们,爆发出强烈的战斗意志!
金国硬军第一拨进攻受阻,很快又组织第二拨,数百骁骑也下马准备步战。
与此同时,数千金国骁骑,开始在明军大阵前交替游弋射箭。
直至第四波进攻,金国步兵终于冲上来,并推倒吴玠阵前的拒马。
吴玠的前排长枪手,以参差不齐的阵型,交替前进,发起波浪式攻击。
就在厮杀之间,第二排弓箭手还在抛射更后面的金兵,第一排强弓手却是拔剑上去近战。
谁说弓手不能近战?
他们的近战武器,是辽宋两国大量装备的双手阔剑。
剑身长度仅七八十厘米,但最宽处有十厘米。剑首并不尖锐,而是呈圭型,因此不用来刺击,而是用于劈砍破甲。
这是源于五代的制式用剑,因战场坚甲太多,而改刺击为劈斩。
强弓手们抡着双手阔剑,从友军长枪手留出的空隙中通过,披甲执锐猛地劈砍而出——这些弓箭手,不仅提剑近战,而且身披坚甲。
金国硬军的铠甲,大约三四十斤。
被阔剑劈中之后,跟遭遇斧砍没啥区别。既带有少许钝器攻击效果,又能碰运气砍断一些札甲的编甲绳。如果砍到肩膀,那巨大的冲击力,就如同铁锤砸一下,整支手臂都要吃痛发麻。
长枪手和巨剑兵的复合阵型,而且还是波浪式进攻的迭战法,刚一亮相就打得金国硬军措手不及。
金兵直接懵了,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又一次杀退敌人,吴玠勒令不得追击,而是让士兵恢复拒马障碍工事。
看着慌忙逃回山下的硬军,完颜娄室的表情愈发凝重,因为骑兵的进攻同样不顺利。
这里的明军,战斗力远超他想象。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