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家书万金水兽上任4k(1 / 2)

加入书签

流金海。

河源府。

作为整个大西北最为庞大的边城,交通枢纽,楼宇林立,繁花锦簇,无有出其右者。

过去此城,便是茫茫草原大漠。

南来北往的生意,莫不从此地经过补给,天气稍稍转暖,马帮的铃铛声能从清晨响到子夜。

不过时至今日,城楼上负责勘验放行的守卫军晃荡两圈,粗略扫上两眼便重回楼堡烤火,驱散沁入骨髓的严寒。

冬天到了,城外连日的积雪已经没过马胸。

天空中灰蒙蒙一片,太阳都瞧不见,环境恶劣至此,根本没有商人出行。

连渝北河和漯河上都结了厚冰,站到门楼上,只能望见不怕死的牧民跟随渔夫一同化作黑点,于茫茫的白地上缓慢挪动,砸冰捕鱼,实在冻得坚硬,那连冰带鱼一块挖出来。

守卫常常看到三四尺长,数十斤重的大鱼冻死在冰窠里,让渔民们一点一点挑着从小门进城。

明明大鱼死了不知多久,弓身展露出的鱼鳃却是血一样的鲜红。

守卫别过腰刀,盘膝坐下,双手探入橘光,活动僵硬的五指,抱怨起天气的恶劣。

“今年雪真厚,落脚下去能埋没大半截!楼上女墙都高出几尺,非得扫干净才能看清下面。”

此言一出,引得周遭军士共鸣。

“可不是,入秋开始白毛风没停过,北边草场的琅草成片成片的倒,冬草都来不及收,每天睡醒开门,先得铲一遍门口的雪。”

“妈的,开半天门,连个鸟影都见不着,半个铜板的过路费都收不到!”

“没办法,昨个不是来了一伙马帮,货全丢大漠里头了,靠一匹老马才找到回来的路,六十多个人,只回来三十二个,活下来一半不到。”

“那么冷的天,寻常武师都顶不住,甭说普通人。”

“按我说,该让武师们来值守,耐得住寒的人不来,被窝里搂着软乎乎,水唧唧的热娘们,让咱们几个二三关的人来挨冻叫什么事?”

“少发牢骚话,你有能耐当个百夫长,现在一样搁被窝里抱娘们取暖。”

篝火上的铁锅里清水沸腾,一只大手穿过士兵间隙,拎起铁锅给自己灌满水壶,拧上盖子,顺手塞入怀中取暖。

“把总,那不是咱没本事才发牢骚嘛。”

小兵不觉恼怒,嘻嘻哈哈地接过铁锅给众人倒水。

有人起哄:“天冷了,把总啥时候带咱们一起去抱娘们暖和暖和?太久不露,大鸟长褥疮了快!”

“滚蛋。”把总一脚踹翻起哄之人,“我哪有那闲钱,要取暖,自个去暗巷里找窑姐。”

“水没了!”最后一个士兵倒空铁锅喊道。

把总扫视一圈,盯住起哄之人:“就你,你去取冰烧水,再捧一捆干柴来,别拿雪来糊弄,里头全是灰渣子!喝着一股锈味!”

“成!小的给把总带一块冷丝丝,水汪汪的老冰来!”

守卫于众人笑声中端上铁锅,拿上凿子,顺着城楼甬道下来,钻出小门没走多远,人远远的从风雪中瞥见一抹黑影,风中隐隐有铃声传来。

守卫脸皮一紧,喊喝道:“来者何人?”

“送信!”

声音穿透朦胧,旷然有力,喊得风雪一停。

送信?

送信!

守卫顾不得凿冰,忙往回跑:“送信的来了!送信的来了!”

“甭喊,老子楼上就听见了。”

把总从小门钻出,其后守卫军全部涌出,翘首以盼。

风雪满满,马车似远实近。

身披厚棉的信差面色红润,身后几个随从气势不凡,全是实力高强的武师。

“常大人!”

把总上前一步,拱手问好。

军事重地,往来连送信的差事皆不是寻常人,也很少换人,看门的守卫没有不认识的。

信使微微点头,手一挥,身后自有人送上公验符券。

确认无误,足三辆马车的书信从一众守卫面前驶过。

守卫们吞咽口水。

窑姐常能找,家书难得见。

驿站信使到来的消息飞一般传遍整个北门城楼,再往外扩散,甚至于比信使的马车更快。

等马车来到驿站时,门口已然围满闹哄哄的士兵。

一个接一个书生冒着严寒搬来书桌,冻得通红的手掌执笔,于冷风中代写书信,挣得几个辛苦钱。

冬天,驿站会缩减运输次数。

军士们的书信只能等数量攒够,信使到来,由驿站打包一同送出。

隆冬时节,年关将至。

谁知道错过这次机会,信使下一次什么时候到来。

路途遥远之人今日不趁信使到来的机会提前送信,一来二去要赶不上趟了。

“让一让,让一让,别堵在门口!”

“写信去别地写去,别堵在门口!”

“等信分好再来,信分好再来,信使要补给两天,不着急,大家慢慢写!”

驿站的吏员维持秩序,好不容易让出通道,让马车进去。

头两车上的信笺用麻布袋装,褐布上落满白雪,来到驿站,吏员们上前搬送,捏住袋子两角,连信带干雪一股脑倾倒出来,让差役负责分类发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直到第三车,差役们有明显区别对待,除去大半用麻袋装的,一如既往的倒出,其余小半全用木盒装。

打开来,一叠叠书信整齐堆叠。

里头信纸明显比旁人的好出不少,洁白,细腻,有的封面更有烫金花纹,火漆封口。

正当吏员们处理书信之时,驿站吏员们听到前堂传来交流声。

“杨参领今日怎么亲自前来取信,找个人跑个腿不就是?”

一道充满中气的男声响起。

“最近几日我当值北门,正好要去城楼上看看,望见你过来,便顺路问问有没有我的书信。”

“杨大人来的巧,下官没记错,还真有您的书信,从淮阴府来的,应当是杨大人的亲眷寄送过来。”

“哦?月前我才收到一回,今日又有?”

“那下官便不知晓了。”

后院里。

指挥分信的吏员听得声音,打一个激灵,挥手催促众人:“快快快,翻一翻翻一翻,有没有杨许杨大人的书信!杨许杨大人的书信!”

“快找快找!”

其余人等得到命令,立马放下手上工作,全跑来瞧第三辆马车上的木盒名字,挨个翻找,很快有人在马车底部找到一个写有杨许名字的木盒。

“找到了,这里,在这里!”

“给我给我!”

恰在此时,一名长扣黑袍的中年男人踏过门槛,与信使闲谈中步入后院。

“南方真的很少下雪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