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2 / 2)
老人们则制作能长时间存放的乳酪,甚至采摘野果酿酒。
小孩放牧牛羊,骑着马在野地里追逐玩耍,天真的笑声传出去很远。
真是个好地方啊。
刘大虎情不自禁地站起身,看着一望无际的旷野。
曾几何时,这里到处都是晋人的村落。但到了现在,房屋倾颓,水渠淤塞,田野荒芜——也不能说完全荒芜吧,至少这些牧人种了不少粮食,只不过从来都不打理,地里的稗草几乎和粟一样多,一亩地能收一斛八九斗就不错了,与晋人农田亩收三四斛不好比。
但这仍然是一个好地方。
最近从武威迁来一个部落,先至河西,后被单于台安置到上党,再分流一部分至河内。当他们第一次来到沃野千里的河内时,一个个都惊呆了,世上居然还有如此上好的牧场。
河内只是中原一角罢了。
大河以南,上好的牧场数不胜数。邵贼建立的广成泽牧场的名声已传至河北,听闻那里水草丰美,即便大旱之年亦不曾干涸,若能放牧,不知道可养多少部落。
所有人都在往东、向南啊。
去年底,南安赤亭羌首领姚弋仲率部东迁至榆眉,跟随者数万众。
在此之前,安定卢水胡首领彭天护大败贾疋,部众也在关中腹地盘踞了下来。
东进、南迁是大势所趋。
刘大虎也不知道西边发生了什么,一个又一个部落东迁。
或许,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晋庭衰弱,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罢了。
近处的部落走了,远处的部落就会占据他们的草场,迁徙本来就是草原的常态。
谁能抵挡中原优质牧场的诱惑呢?
“走了。”吃完饭后,刘大虎上了马,无精打采地走在前头。
长长的车队紧随其后,一路向西。
旷野中响起了悠扬的歌声,那是牧人所唱。
随行护卫的羯人也拿出了琴,在马背上演奏着。
刘大虎哈哈大笑。
天高云淡,草长莺飞,牛羊被野,骏马奔驰。
端地一副美景啊,这是独属于草原民族的浪漫。
真希望这是他们永远的土地。
******
五月底,车队进入河东境内。
到了这里,则又是一副完全不同的风貌。
刘大虎甚至见到了一部分刚刚收获完毕的农田。
麦秆堆得老高,被一车车拉走。
鸟雀俯冲而下,啄食遗留在田间的麦穗。
河东本来就种小麦,但一般是春小麦,冬小麦种得很少。
这几年越来越多了,究其根本,大概是河东的土豪们跟随大汉王师出征,从河内、汲郡、河南、弘农等地掳掠了很多百姓回来,于是种植冬小麦的行为慢慢增多,因为确实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晋人还是有点门道的。
六月初,车队抵达平阳,将货物售卖一空后,带着钱财直入安西将军府。
刘大虎没有休息,而是开始打探消息,回程后报予安西将军知晓。
如今京中最热门的人物当属一东一西二人。
西者中山王曜,屡破晋人,一度袭破长安,后因无粮而守退回——偌大一个长安,彭天护不要,中山王也嫌弃,让人唏嘘不已。
中山王目前正在招抚关中诸胡,晋人也在招抚,谁能获得他们的支持,谁就拥有了关中。
至于晋人世家、坞堡主们,他们一般在尘埃落定后,会投向胜利的一方,无需特意招抚——即便招抚了,也未必有太多效果。
东者则是石勒了。
他与镇远将军梁伏疵合兵,刚刚攻杀了乞活帅田徽。
曾经投靠过司马越的薄盛率部投降。
至此,石勒专心经营河北数年,以邺城为基,已经把冀州打得差不多了。
朝廷以其为侍中、征东大将军镇邺城,尊崇无比。
梁伏疵则为镇远大将军、冀州刺史(治安平)。
刘大虎默默记下这些消息,准备回府后口述,由文吏记下,再带回野王。
“想当年,石超为冀州刺史,石勒寄居邺城,朝中一度想任命石勒为豫州刺史,着其率部南下,为大汉攻略河南。”刘大虎心中暗叹:“石勒运道真是不错。若他真去了河南,多半为邵勋剿灭,最多互相攻杀,偏安一隅罢了,绝不可能有留在河北这么好。”
“不过,镇远大将军尚据安平,为冀州刺史,石勒只是邺城都督罢了。河北不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倒也问题不大。”
“接下来若攻破幽州,则河北俱下。大汉国势臻于鼎盛矣。”
“关中却不知何时能攻下了……”
探听完毕后,刘大虎回了安西将军府,将今日得来的消息记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